初相遇——故事是这样开始的
扎染古称扎缬、绞缬、夹缬和染缬,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,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。(织物在染色时部分结扎起来使之不能着色的一种染色方法,中国传统的手工染色技术之一。)
一次偶然的机会,孩子们走进扎染的世界,在好奇心的驱使下,中二班开启了专属他们的扎染之旅,体验了有趣的扎染制作。
在成人眼中看似简单的“扎”染并不简单...
“我不会扎皮筋,觉得太难了。”
再相知——各种各样玩扎染
“扎染”藏着太多孩子们感兴趣的东西,结合孩子们的兴趣,和孩子们开启一场扎染布艺展示活动。

随着作品的展示,孩子们也提出了自己的问题。
“她那个图案真好看,我也想做一个一样的!”
暖宝:“为什么老师染的是圆圈,我染的是一条一条的”
邓一一:也许是染料没有滴均匀吧!
林林:我觉得是手没有把布捏好。
汤圆:一定是布没有打湿,你们看老师都是把布打湿的......
弟啵儿:我发现了老师扎染的图案是一圈一圈的。她刚刚把布转圈还折叠了一下,我们都没有转圈折叠。
(孩子们不一样的折法,和对应的不一样的花纹)
三探寻——扎染的寻根之旅
“染料用完了,还想玩扎染怎么办?”
汤圆:我们可以用颜料啊,就是我们画画的那种哦!
成成:还可以用水彩笔呢。
舟舟:我知道水果汁也可以染色哦!红色的火龙果就可以。
岚岚:紫甘蓝也可以染色哦!
YOYO、坦坦:那我想用红番茄!
接下来,跟着孩子的想法一起出发吧~
第二天,大家把在家中准备好的材料都带了过来,一起来看看,小朋有们都带来了什么!
“这些水果蔬菜怎么才能变成染料呢?”
虫儿:可以把果皮剥开。
桐桐:我可以用手锤出果汁。
悠悠:用榨汁机榨汁。
弟弟:没错,要把果汁挤出来。
来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,各自找来“挤果汁”的工具,滋滋滋滋~~果汁从小朋友的指缝中流出,五颜六色的果汁即刻呈现在大家的眼前。来吧,开始我们的果汁扎染......
四亲尝——将扎染融于生活
(一方素布 一抹蓝)
小玉米:“我想把扎染的布做成蝴蝶结,扎在我的头上。
木 木:我想做一个包包,爸爸妈妈带我去公园我就背上。
汤 圆:我想和奶奶用扎染的布做一件衣服,可以给我的奥特曼穿。
溦 溦:我要把扎染的布披在身上...可以给我拍照哦!
就这样,我们的“扎染布艺”呈现活动在溦溦的提议下开始了,接下来,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宝贝的精彩瞬间吧!










现实中搞笑片段呈现






教师小结:
开启“扎染布艺”呈现活动又是将扎染融于生活,孩子们不仅知道了扎染的制作方法,也了解到物质与物质之间的联系,提高幼儿的创新能力,更是激发了孩子的艺术表现力。
终相守——将扎染进行到底
中二班扎染活动还在继续深入的开展,将民间传统染色工艺与幼儿的学习有机、合理的进行融合,孩子们在与传统民间艺术的互动中获得知识的输入。
在扎染的过程中,孩子们了解了扎染知识,学到了扎染的新经验,认识到了中国的传统民间艺术。孩子们在亲身操作中提高了操作能力、创作能力。扎染,带给孩子们快乐的同时,也让他们感受到来自随机变化的朴素美。让幼儿对艺术更加感兴趣,体验不用的方式创作出的多元作品,同时高品质的专注力使孩子们的意志品质有了很大提升。希望“扎染”的活动能让孩子们找到其中的乐趣,在孩子们的心中播撒下一颗“美”的种子,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寻找“扎染”的美……
撰稿/图片:陈曼 张兰
编辑:杨超
审核:马聃

让每一位孩子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
0816-2981788